第(2/3)页 “给一毛钱就行。” 说实话,这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手艺,编这一个筐,不但要去砍合适的藤条,还要处理一下,然后再编。 总的来说,这一个筐编出来,就算是用不了一天也差不多。 “我来一个。”李加一拿出一毛钱递过去。 一会去卖鱼,总不能提着过去吧!有个筐打掩护挺好。 走了一段路,李加一进入一条胡同里,等他再次出来的时候,手里提着的筐已经不见了。 不到半个小时,他就出了德胜门,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去鸽子市,而是钻进了鸽子市旁边的树林。 很快他就提着一筐鱼走进鸽子市,而且上面还用带树叶的树枝给盖着。 “卖鱼了,又大又肥的鱼,只要四毛钱一斤了。”李加一把树枝拿开以后喊道。 “小同志,给我来一条。” 刚吆喝完,就有人过来买。 李加一随便提起一条说道:“两块钱。” “两块钱,这有五斤吗?” 买鱼的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看就缺乏生活经验。 如果是一名经常买菜做饭的中年妇女,绝对不会问李加一这话。 “五斤只多不少。” 开玩笑,只要东西在空间里,不管是多重,或者是什么东西多大,多高,他一个念头就可以知道。 这些鱼可都是他选出来的,有多重他还能不知道。 “好吧,我要一条,给你钱。” 年轻人把钱付了,提着鱼就直接离开了。 五斤鱼,家里人口不多的话,足够吃一顿,可以说除了没有什么油水之外,绝对算是很不错了。 “卖鱼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小同志,鱼怎么卖啊?” “大姨,四毛钱一斤,不过现在按条卖,一条足足的五斤,两块钱。” “那给我来一条。” 其实根本不需要李加一说那么多,人家这大姨一看就是经常买菜做饭的人。 跟之前的年轻人完全是两码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