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相伴着离开,声音越来越远。 刘祥成忍不住笑了一下:这些人真的懂文学?还是仰慕偶像罢了? 刘祥成是美籍华人,今年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他出生于闽省,高中之前一直在大陆读书,后考上美国大学,毕业后成为美联社记者。 现在,他在《时代周刊》做驻华首席摄影师。 他拍摄了很多这个国度的时代照片:可口可乐,蛤蟆镜,时装秀,霹雳舞……现在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气象。 如果说以前那些文化符号,尚且是对西方(美国)流行文化的拙劣模仿的话,现在中国年轻人们已急不可耐,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是的,难道不可以? 他们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拿到第四名,一些项目甚至实现全包揽。而另一个人口大国的金牌数量为零,白参加了几十年。 中国人是骄傲的,他们骨子里是这样。 余切适时而出,他代替那些人向全世界发出怒喊,他满足了中国年轻人最狂野的想象。 这是他为何被美国的华人也崇拜的缘故。 刘祥成注意到这一点,冥冥中觉得这是自己获得普利策奖的良机,世人都知道中国人谦逊、彬彬有礼,而极少有人可看穿表皮,认清楚他们桀骜不驯的一面。 早年在中国大陆成长的经历,促使刘祥成成为能理解这种文化差异的少数人,他在这一刻向《时代周刊》打了个报告,要求回美国(America)一段时间。 “你想要拍中国的留学生?这确实是一个话题。”《时代周刊》的编辑部对他回复道。 “不,我要回美洲(America),是美洲的哥伦比亚,我要去拍摄中国作家余切。” 报社同意了他的申请,刘祥成随即踏上旅行。 八月下旬,余切的《2666》拿到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的提名。 这个奖项是美国最权威的文学奖之一,评选范围包括所有翻译成英文在美出版的书籍。 《2666》的英文版本历史上获得过这一奖项,如今被余切写出来之后,再一次受到青睐。而经纪人卡门正值春秋,她费尽心思运作这一本书。号令旗下所有西语作家,都应当向自己的读者推荐《2666》一书,并且介绍余切目前的事迹。 人比书伟大!余是这样的人! 用她的话来说:“既然你已经走上不归路,不如走得彻底。因为你大有可能获得这一奖项,我相信对你的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此时,她讲了一个余切不知道的故事。这让余切知道了,那些超级经纪人或者说出版人,他们的消息灵通程度。 应该说智利当前的政府是个混蛋政府,但他们确实是西语作家扬名立万的攒经验宝库。 智利政变之后,为了宣布对老朋友聂鲁达的支持,抗议军阀政府,马尔克斯宣布封笔,“至少五年不再公开发布哪怕一个字。” 然后,马尔克斯就一直摆烂,搞情妇,吃老本。实际上封笔了不止五年。 到1981年,有朋友辗转的告诉马尔克斯,“他们不会授奖给一个已经封笔的人,你要想拿到诺奖,必须写一本新。” 于是马尔克斯立马开始写,三个月内写出《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然后在第二年,马尔克斯夺得诺贝尔奖。 “你已经行走在这一条路上,余,熬过这一切,你会拿到最美的鲜花和最饱满的果实。” “我的消息是靠谱的。”卡门说。 甭管卡门说不说,余切都得干下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