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平凡的世界》-《文豪1983》
第(3/3)页
路垚身上没什么钱,但他却急于得到圈内作者的认可,因此他一有钱了,就要拿来请客吃饭,有时甚至借钱来请客吃饭。
他像个小地方来的人,生怕被人发现了自己的穷酸气。但这些吃吃喝喝买不来评委会的尊重,在评奖期缩短的情况下,路垚的更难被评委注意到!
《十月》的张守任得知茅盾奖改了评选方式后,心急如焚。他私下来找余切:“《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真正的好书!质朴平凡,厚重沉实!路垚为了写这部呕心沥血,人都废了!”
“他住在煤矿里,每天写作通宵达旦,然后睡觉到下午!”
余切这才知道路垚抽烟、喝咖啡的内幕:他的叫座不叫好,圈内不承认他的。路垚自然急火攻心。
由于近年来流行实验性文学,所以,《平凡的世界》文学性不被承认。各大杂志社的编辑团队,在这一时期都比较“浮躁”。
《平凡的世界》恰好是那种一开始很难看进去的。
“在发表到《花城》之前,你不知道的是,路垚的还发去了《当代》,然后被退稿!退稿后,路遥整个失了魂儿,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侮辱、打击!但他终究要发稿子,于是又去《花城》,《花城》刊登后明明读者反馈很好,杂志社却不愿意刊登《平凡的世界》第二部……”
“如果不是我们《十月》找到他,路垚已经打算把稿子发去《黄河》(一份市级别刊物)……他一路走来颠沛流离,就希望茅盾文学奖能对他公平一些,起码给他一个提名,现在这也不可能了!”
余切确实发觉了这届茅盾奖的惊天bug!
原本它因为各种原因,推迟到了91年举行,使得评委会有充足的时间,把所有都拿来看。
《平凡的世界》就此脱颖而出。它是如此优秀,以至于后世读者回忆起这一届茅盾奖时,只觉得《平凡的世界》是名符其实的。
而现在,因为作品数量更多,而评选期更短,导致此书石沉大海。
《平凡的世界》在后世连续多年蝉联大学生“文学类书籍借阅”榜单第一名;《平凡的世界》最终在91年获奖,路垚也在第二年与世长辞,不过,他在死前看到了自己的心血被肯定。
当年那些退稿过路垚的编者,迫于压力,纷纷写文章来道歉。
“余老师!”张守任说,“我从来不替人跑奖,但偏偏有两次例外!一次是这个路垚,还有一次是你!”
“那几年的评委会主席也是巴老,我和王总编跑到沪市去为你跑奖,生怕巴老不能注意到你!现在我又走到了当年一样的境地,而我面前的人换成了你!”
张守任都把话到这个程度,余切不得不答应了。
“你让我来想想办法,我保证,至少给《平凡的世界》一个公平的机会!”
——
这个八月简直是颁奖季前赛,聂伟平也来余切家里吃酒。
对这个酒肉朋友,余切很珍惜。他罕见的下厨做上一桌好菜,盛情款待聂伟平。
因为第一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即将开赛,聂伟平已经获得“棋圣”称号,他是否能走上登神之路,就要在这次围棋比拼中见分晓。
应氏杯由宝岛企业家应昌期赞助,可以说,这就是应昌期专门为聂伟平设立的奖项,和他有直接关系。
“应老是个围棋界的老顽童了!他年轻时虽然收入微薄,却努力坚持学棋,生活安定后,就广邀天下朋友会棋,切磋棋艺。”
“不过!”聂伟平惋惜道,“应老发现日本棋馆制度良好,棋具、书籍完备,而国内则棋风式微,无人过问。”
“围棋本来是中国人发明的事情,而中国人却不如日本这个徒弟!”
余切也知道这个应昌期。他前后捐助上亿台币——这可是八九十年代!应氏杯的冠军有四十万美金奖金,位列全世界所有围棋比赛之冠,于是应氏杯一炮而红。世界各国媒体纷纷前来报道。
应昌期被认为是“围棋界的诺贝尔”,应氏杯自然也就成了“天下第一”的争夺战。
“你什么时候能成为天下第一?”余切问他。
聂伟平豪气万丈道:“就在今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