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 那个不成材的知青回来了(14)-《快穿之回到前世去逆袭》


    第(2/3)页

    顾山觉得,毕竟顾云朝跟陶杏儿的事还没定下来,这样太过频繁去不怎么好。

    再说了,顾云朝是个男的,这样见天去陶家吃饭,也会让人乱想。

    如果是其他人,云裳就懒得理会,但这顾山的为人是不错的,所以她低声解释了一句:“我以后都会在陶家吃饭了,工分也会划过去。”

    用工分跟老乡家搭伙,这在周边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只是这样有一个大大的不好,就是自己存不下什么工分,年底也就分不到什么。

    只是这到底是别人的私事,顾山也不好太细过问,最后叮嘱一句“你自己考虑清楚就好”,他自己就回去了知青点。

    云裳当然是考虑得很清楚,她感谢了一声顾山,就去了陶家。

    她下课的时间,是十二点左右,这个时候,村里的人,大部分都还在忙碌。

    不过,每家每户也都有人在开始做饭了。

    陶家两个儿媳妇同时怀孕了,而且身体不好,需求修养的消息,大季屯的人,几乎都知道了,所以现在陶家负责做饭的,就是她们两个人。

    第一天,她们两人没来上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她们就是临时休息一天,可等第二天也没来的时候,大家就有些坐不住了。

    就有那好事的人,去找陶家的人打听。

    这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所有的人都吓了一条。

    陶家的人,竟然打算先让两个儿媳妇先休息一个月再说。

    一个月,天啦!

    所有听到这消息的人,都震惊了。

    在农村,别说这才怀上孩子,就是马上要生了,你该干活还得干活,谁也没听说过竟然才怀疑一个多月就能躺在家里休息的。

    便是村里最富的人家,都没有那么干的。

    这消息简直让整个大季屯的人都哗然了,这两天陶家的人身边,也出现了各种声音。

    有真心实意为他们家着想的,也有打折着这样的名义挑拨离间的,还有那看不惯的、嫉妒的说酸话……可不管这些人弄成什么样子,陶家的人,上下一心,人人都是那句话:赵秀王芬休息,那是一家人集体做出来的决定。

    天大地大,那都没有怀孕的媳妇大。

    看到陶家的人态度后,村里的大小媳妇又开始羡慕了起来,尤其是那家里头有女儿,又心疼女儿的,不禁都有些心中翻悔,要是早知道陶家的人,真的能把儿媳妇当女儿一样疼,当初,怎么着也得把女儿嫁去陶家。

    只是,现在,这都快十年的事了,大家也只能想想而已了。

    不过,这事也给陶家带了一点好处,那就是关于他们家还没结婚的老三陶连文,最近这段时间问亲事的人,显然多了起来。

    只可惜的是,人陶连文早就有处的对象了。

    那个对象还是村里的知青呢。

    只是两人还在尝试性地交往中,并未公开关系。

    不过,现在在人人都对陶连文亲事上心的时候,他两的地下情终于纸包不住火了。

    听说是女知青的时候,村里的人,态度简直两个极端:有那羡慕的,女知青那都是城里来的姑娘,陶连文不过一个乡下小伙子,何德何能能娶个城里的姑娘啊;也有那看衰的,理由跟羡慕的是一样的,只是看待问题的眼光不一样:人家城里的姑娘凭什么要嫁给你个泥腿子?肯定就是现在玩你呢?

    大季屯虽然没有这样的例子,但却听外面的人说过,别的村子里就这样的知青呢,说是跟人自由恋爱,顺便在人家家里骗吃骗喝,真等到要谈婚论嫁的时候,一个个又翻脸无情了。

    陶家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非常鲜明:顺其自然。

    至于云裳,跟陶家人相比,她完全不看好这一门亲事。

    她的不看好,可跟村里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不一样,有顾云朝上一世的记忆,云裳知道,这个叫做刘凤娟的女知青,不是个好的其实就算是没有上一世的记忆,光是这一世看到的,云裳也知道刘凤娟,不行。

    要说这个姑娘,她对陶连文应该还是有感情的,只是这感情,不怎么深厚至少,当回城的消息摆在她的面前的时候,哪怕正在婚礼上,她都能弃了陶连文而去,让陶连文成了大季屯最大的笑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