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登城-《小太岁》
第(2/3)页
“你们调查出来之后,梁王要么放弃手下凉州骑兵的掌控权,要么就放弃自己世袭罔替的权利,从而抱住凉州骑军的掌控,再不济,你们还可以大幅削减凉州骑军的后勤粮草与军饷。”
“第二个,除去那个被贬到汴州的四皇子李茂不说,近几年来太子与其余两个皇子的争夺储君的行为已经让陛下感到不满,而你这位一向忠于陛下的先生也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景象。陛下春秋鼎盛,正值壮年,保不齐与贵妃娘娘可能还有小皇子不是,所以现在皇家内部的稳定,要远远大于其余藩王对于陛下的威胁,所以我保证只要那个晁错不在上什么折子削藩,那么我家王爷就可以不去计较所有的事情,只要庭州。”
姚道衍坐在那里,他不得不承认严嵩说的全部都是事实,自己无力反驳。近年来,发生在皇家的肮脏事一件接着一件,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比比皆是。老和尚看得多了,无奈也痛心,当年先皇还在的时候,虽然也有这样的事情,但是那一切都是在先皇默许的情况下,而时至今日,明皇无力去约束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胡作非为。
老和尚有些累了,也有些倦了,他活得太久了,从太祖到明皇,整整六十余年,自己也从一个小沙弥,变成了鸡鸣寺的老和尚。
“即便你说的是对的,但是庭州地处大明的中央,左边是洛阳,右边是长安。一旦交出属于那里的掌控,那么无异于将大明放到了分裂的边缘,陛下就彻底失去了对大明的掌控,”
严嵩笑了一下,起身弯腰,近距离看着姚道衍的目光,极为放肆的看着这位帝师,嘴角笑意浓浓,“陛下又何曾真正掌握过大明?”
“你!”
姚道衍伸出自己的手指,指着有些放肆的严嵩,这实在是大逆不道。
但是这是事实啊。
七大藩王坐拥大明的七成兵马,陛下这么多年来为什么要削藩,并且不断试探,分裂几大藩王之间的势力与联系,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严嵩不急不忙坐回自己刚刚的位置,手中随意翻开一本书籍,“不急,我与我家王爷可以等,不过时间不要太久,毕竟我们王爷的时间也不多。”
说罢,严嵩可能是觉得手中的书籍无趣,将书籍扔到火炉上,火炉之中的火势又瞬间高涨,严嵩起身一脚踹在身边的书堆之上,而后大步离去,只留下姚道衍一个人,坐在那里。
火炉之中的火光,照在姚道衍的身上,老和尚一身的疲态与无奈,充满了心间。
老和尚手中的佛珠不在转动,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满脸的苦涩。
这位为了大明谋划多年的帝师,终究是老了,老的掉牙了,当年的猛虎要死了。
望着满天的繁星,老人身后,地藏菩萨的虚影缓缓出现,老和尚喃喃道:“老臣愧对先皇。愧对先皇啊!”
长安城的冬夜里,有一名身着官袍的老人来到了自己儿子平时总待的长安城南门,坐在自己儿子平日里经常坐的椅子上,老人嘴角
笑意浓浓,心情莫名的一些开心。
此时这里早就关闭城门,没有一个人通过这里。
棚子里,守城的将军站在一旁,盔甲之内,额头上不断冒汗,右手放到自己平日里经常佩戴的长剑之上,只有这样,这位将军才勉强站在张居正的身边。
张居正坐了一会,轻轻拍了拍这位将军的肩膀,“离去吧,本官今日自己走一走,你就当本官今日没有来过。”
将军长长叹出一口气,对着张居正行了一礼,头也不回的离去,张居正虽然不是军队中人,但是那一身的气势,将军这辈子都没有见过。
管家在一旁递上自己手里的灯笼,张居正接过之后,开始一个人一步一个台阶的走上城头,驻守城墙的士兵纷纷弯腰行礼。
第(2/3)页